您好!欢迎访问南江县仁和镇雷家河养殖场官网!
咨询热线:17336860067
17336860067

关于我们

畜牧水产业增长方式转变行动方案

来源:南江黄羊养殖网 发布时间:2012-09-12 点击次数:233 【字体:    

 为加快我国畜牧业、水产养殖业增长方式转变,实现可持续发展,农业部决定从2006年起**实施畜牧水产业增长方式转变行动。

  一、指导思想

  转变畜牧水产业增长方式,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关键环节。实施畜牧水产业增长方式转变行动,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以科技进步为支撑,以提高资源利用率、改善生态环境、提供优质安全动物产品、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,大力倡导、推广健康养殖,重点发展畜牧业养殖小区和规模场户,积极推进水域滩涂资源合理利用,进一步完善技术服务体系,强化疫病防控基础设施建设,使养殖业尽快从单纯追求数量向数量与质量、效益和生态并重的方向转变,走高产、优质、高效、生态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,为实现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做出新的贡献。

  二、行动目标

  畜牧水产业增长方式转变行动的总体目标是,推进畜牧水产业养殖品种良种化、养殖生产标准化、质量监管全程化、生态环境友好化、市场经营产业化,加快畜牧水产业规模化、集约化、专业化、标准化、**化建设步伐。畜牧水产业继续向资源节约、环境友好型转变,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,养殖水域环境状况得到改善,现代畜牧水产业生产体系初具规模。具体行动目标是,到“十一五”末,畜牧水产业生产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,整体科技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,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%左右。初步实现畜牧养殖方式人畜分离,适度规模饲养比重进一步提高;完成主要养殖水域滩涂规划,推广普及高产、优质、高效、生态、安全水产养殖方式,部分实现水产工厂化和池塘养殖循环用水和废水达标排放,健康养殖方式在养殖业中的采用率达到60%以上。

  三、主要任务

  (一)加快推广良种,提高养殖业科技含量

  一是全面实施种质资源保护。建设一批畜禽、水产原良种和优良草种的种质资源保护场(区)和基因库。二是培育自主育种能力。建立国家育种中心,提高自主创新能力,逐步形成我国独立和相对完整的畜禽、水产和草种育种体系,减少对引进国外良种的依赖。三是加大良种推广力度。加快良种工程二期规划的实施,继续进行草种基地建设。加大奶牛良种和草种补贴力度,扩大补贴范围,探讨水产良种补贴途径和方法,提高良种覆盖率。

  到2010年对10个主要畜禽水产养殖品种开展选育工作,重点培育3~5个优良新品种。肉牛良种覆盖率由目前的35%提高到40%,奶牛由70%提高到80%,羊由60%提高到65%,蛋鸡、白羽肉鸡和猪基本实现良种化。主要水产养殖品种良种覆盖率由50%提高到70%。

  (二)推行健康养殖,改变落后的养殖方式

  一是加强畜禽养殖小区的规范化建设。制定和实施严格的管理制度,规范饲养方式,实行统一的良种繁育、饲料供应、疫病防治、饲养管理、市场销售服务。突出做好畜禽排泄物、废弃物和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,重点对养殖小区污染处理设施设备的建设进行补贴。二是全面推进养殖水域滩涂规划。开展重点养殖水域滩涂资源及养殖容量调查,加快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的颁布实施,科学确定养殖密度,合理利用水域滩涂资源。三是加强标准化示范。加大畜牧水产业标准的宣传推广应用力度,加强标准化技术培训和知识宣传。选择一批畜禽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进行标准化示范,按照标准化管理要求,实施对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环境监管,为标准的广泛采用提供良好的模式。四是建立水产生态养殖示范场。改造传统老化池塘,清淤扩容,配备、完善循环水和废水处理设施,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。五是抓好实用技术推广。积极推广优良品种、机械化挤奶、人工授精、胚胎移植等先进技术,实施良种良法配套,重点推广全混合日粮(TMR)养殖技术。水产养殖鼓励使用全价配合饲料,逐步改变依赖冰冻小杂鱼投喂的养殖方式。六是提高工业饲料利用水平。制定规划,出台相关扶持政策,引导饲料加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,形成较强的加工能力,提高配合饲料普及率。

  到2010年,畜禽养殖规模化水平,生猪业达到50%,蛋鸡业70%,肉鸡业85%,奶牛业60%,肉牛业45%,肉羊业50%。水产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全面启动,大水面养殖环境质量符合功能用水标准;工厂化、池塘养殖循环用水、废水达标排放的技术和方法取得突破;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推广面不断扩大。工业饲料总产量达到1.3亿吨,饲料产品总体合格率达到95%以上,工业饲料普及率平均水平达到50%,饲料资源有效利用,全价配合饲料使用率提高。

  (三)实施生产全过程监管,提升养殖业质量安全水平

  一是制定和完善质量标准体系。制定完善产地环境、投入品、产品质量标准,重点完善无公害、绿色和有机产品的生产、加工、贮运和保鲜标准,加强产品质量认证工作。二是建立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。开展科学用药培训、指导,逐步实施处方药制度。建立养殖场生产档案、养殖用药记录和产品标识制度,重点对跨地域流通的主要养殖动物活体及产品进行可溯源标识。三是建立完善动物产品质量监管机制。开展配合饲料质量抽检,引导工业饲料市场良性发展。加强动物产品药残、污染物检测。对主要养殖品种进行瘦肉精、孔雀石绿、氯霉素等禁用药残检测,公布检测结果。四是强化公共危机应急反应能力。建立渔业水域污染、生态灾害应急反应机制,跟踪监测重大污染事故、赤潮灾害等发生和变化情况,及时发布公告,加强水产品安全质量检测,防止受污染水产品上市,积极采取工程、生物、技术措施降低污染和灾害造成的损失。五是完善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。加快县级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建设,健全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和疫情报告制度,提高应对突发性重大疫病的能力。开展生态、免疫预防技术试点,提高水产养殖病害生物防控技术水平。

  到2010年,基本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动物产品生产和产品质量标准体系,质量检验检测和监管体系健全。基本完成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,信息处理及疫情通报机制初步建立,重大水生动物疫病蔓延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。100%的动物产品达到无公害标准,绿色动物产品达到60%以上,有机动物产品比重不断提高,重大动物食品生产安全应急机制基本建立。

  (四)强化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,发展资源节约型、环境友好型养殖业

  一是依法加强草原保护和建设。贯彻实施《草原法》和《国务院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若干意见》,积极推行草原家庭承包经营制度、草畜平衡制度。加大草原执法监督力度,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灾害防治应急机制。二是以项目实施促进牧区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。继续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,大力发展人工饲草料基地建设,推进牧区畜牧业生产方式向舍饲、半舍饲圈养和以草定畜、划区轮牧、季节休牧相结合的科学饲养方式转变。三是改善养殖水域生态环境。推广鱼、贝、藻生态互补的立体养殖方式,合理利用资源,改善、修复养殖环境。四是推动三元种植结构的调整。做好专用玉米良种补贴工作,抓紧建立优质饲料粮基地,在粮食主产区积极推行三元种植业结构。扶持有条件的地方实行草粮轮作,利用冬闲田种植牧草。

  到2010年,草原保护建设禁牧休牧草原面积达10亿亩,全国累计围栏面积达15亿亩,人工种草保留面积3亿亩,改良草原面积6亿亩,天然草原家畜超载由目前的36%下降到25%以下。草原植被逐步恢复,草原生产能力有所提高。大水面养殖环境质量符合功能用水标准。

  (五)推进产业化经营,增强养殖业加工增殖能力

  一是扶持和引导龙头企业的发展。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,在财政、税收和金融等各方面给与重点扶持。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和监督,完善产业化经营利益联结机制,强化龙头企业的责任,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。二是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**和专业协会。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**和专业协会进行财政扶持,提高农民的**化程度。通过合作**和专业协会提升农户的市场地位,保护其合法利益,降低经营风险。

  到2010年,畜牧水产业生产**化程度提高,质量监管有力。产业化经营逐步完善,利益分配和运行机制成熟,造就一批大型龙头企业。

  四、重点工作

  (一)加快推广畜禽水产良种

  建设和完善良种繁育场50个以上;扩大良种补贴范围,奶牛良种冻精补贴95万头以上并对配种员进行培训;建设一批原种场、种质资源保护场和两个畜禽遗传基因库。

  (二)推行健康养殖方式

  出台畜牧业《养殖小区建设管理规范》,在全国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试点30个,建成养殖小区粪污污染治理示范点30个。制定畜牧业生产技术标准20项,建设标准化示范县10个。开展水产养殖规划布局示范县建设,由省申报、部审批,评选20个农业部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示范县。开展生态养殖示范区创建活动,建立100个农业部生态水产养殖示范场。结合科技入户工程,继续推广畜牧业生产十大主推技术,新增17个科技入户试点县,使试点县总数达到34个;发放资料25万册,培训5万人。水产养殖重点推广中国对虾、罗非鱼、海带3个主导品种和水质调控、无公害养殖2项主推技术,培育5000个渔业科技示范户。

  (三)实施养殖生产全过程监管

  建立完善饲料、种畜禽、草种和畜产品检测中心10个。开展饲料瘦肉精、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的监管行动,检测2万批次。加强水产饲料质量抽检力度,抽检2000批次。开展孔雀石绿、氯霉素等抗生素药物残留及污染物残留监测工作,抽检1万批次。建设150个县级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。结合生态养殖示范区建设,选择50家养殖池塘开展微生态制剂等先进技术应用试点。选择20家草鱼养殖池塘开展草鱼免疫预防试点。举办安全用药技术和方法培训班,培训渔民1000户,辐射带动1万户;**对水产养殖基地的用药记录、生产记录等的养殖执法检查。

  (四)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

  继续实施好退牧还草工程,围栏草原建设1亿亩,禁牧草原4480万亩,休牧草原5520万亩,重度退化草原补播改良3000万亩。**实施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草原建设项目,完成种草建设任务100万亩,草原围栏800万亩。建设秸秆养畜示范县40个以上,做好饲料资源开发利用工作。开展5家工厂化循环用水养殖试点。推广专用玉米1000万亩。补贴建设一批规模养殖场沼气工程。

  (五)推进产业化经营

  继续开展养殖龙头企业的认证,有计划地扶助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。扶持30个养殖业专业合作**,推动养殖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。

  五、行动原则

  (一)推行健康养殖,强化科学发展

  转变增长方式,重点推行健康养殖方式,规范养殖行为,加强生态环境保护,大力发展循环经济,建立资源节约型、环境友好型养殖业,实现产业、资源和环境的和谐发展。

  (二)加强政府引导,坚持农民自愿

  整合现有资源,努力创造条件,在政策、资金和技术服务上营造一个适于生产方式转变的大好环境。同时,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,保护其生产经营自主的权利,要因地、因规模、因品种、因生产力水平而异地加以推进。

  (三)突出技术更新,推进产业升级

  以科技进步为动力,从动物良种、健康饲养、质量控制、环境保护和产业化等方面着手,加快畜牧水产业的设施和技术更新,大力提高养殖的现代化水平。

  (四)典型示范引路,以点带面推进

  在充分了解各地情况的基础上,认真选择建立示范点、示范区。做好推广和宣传,逐步扩大典型示范对象的范围,借助示范工作推进养殖业增长方式转变。

  六、保障措施

  (一)加强领导。建立各单位一把手负总责、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的良好领导工作机制。

  (二)整合资源。将行政、科教、推广力量进行整合,将资金、项目向畜牧水产业增长方式转变行动倾斜,发挥系统整体效应。

  (三)争取支持。积极协调计划、财政、环保等相关部门,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,为畜牧水产业增长方式转变提供条件。

  (四)广泛宣传。通过各种形式和各类媒体,大力宣传转变畜牧水产养殖业增长方式的重要意义和典型经验,为增长方式转变营造良好工作氛围。

  (五)统一行动。将畜牧水产业增长方式转变行动作为2006年行业工作重点,统一协调行动。

  七、责任分工

  (一)负责人

  牛盾副部长、朱秀岩总经济师总体负责本行动的**实施。

  (二)牵头单位

  畜牧业司,责任人沈镇昭;渔业局,责任人李健华。

  (三)司局和直属单位责任分工

  发展计划司:按照畜牧水产业增长方式转变行动的总体安排,负责**编制重点建设项目规划、**项目审批、争取年度投资,参与项目监督检查及验收总结。责任人李伟方,具体工作由行业发展二处郭红宇负责。

  财务司:积极争取国家财政支持,监督检查资金使用单位专款专用。责任人王正谱,具体工作由专项处安静负责。

  科技教育司:提高畜牧水产养殖业科技创新能力,做好科技入户、规模养殖场沼气池建设和配种员培训工作。责任人石燕泉,具体工作由科研计划处程金根和推广处朱岩负责。

  兽医局:做好动物防疫、兽药使用及残留控制以及质量追溯管理等工作。责任人李金祥。

  农垦局:做好农垦系统畜牧水产增长方式转变工作。责任人丁力,具体工作由农业处王林昌负责。

  国际合作司:做好畜牧水产技术引进、畜禽水产品种资源及外资引进,以及畜牧水产业走出去和有关的国际合作工作。责任人李正东,具体工作由综合处吴昌学负责。

  市场与经济信息司:做好畜牧水产业标准化制定、标准化示范和相关认证工作,做好相关检测中心建设工作,**农资打假活动。

  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:做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**的扶助工作。

  全国畜牧兽医总站:参与畜牧业相关标准制定、畜禽良种和技术推广、宣传示范等工作。

 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:负责水产健康养殖技术培训、推广工作。具体负责水产养殖病害测报、养殖用药指导工作,参与国家原良种体系建设、良种推广等工作;参与行动检查、总结和验收活动。

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:负责有关研究成果的筛选,探讨现有科技成果与生产实践结合的方式;具体负责养殖方式筛选、循环用水和水处理设施和技术的研究,确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改方案和养殖模式;参与行动检查、总结和验收活动。

  (四)畜牧业司各处室分工

  综合处:负责各个处室工作的协调。

  行业处:负责整个行动方案业务综合和项目申报、评审、实施和总结,十大技术推广的培训工作,标准的制定,调研产业化经营模式。

  饲料处:负责开展饲料瘦肉精、动物源性饲料和水产饲料产品检测的专项行动,秸秆养畜项目工作的具体实施。

  草原处:负责草原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具体工作。

  畜牧处:负责养殖小区建设管理规范的制定,以及种畜禽场、良种补贴和小区建设粪污污染治理示范工程的具体实施。

  (五)渔业局各处室分工

  综合处:负责协调有关宣传工作。

  计划处:负责协调发展计划司、财务司落实相关工作。

  科技处:负责相关技术与标准的制定、修改和实施;**实施渔业科技入户行动。

  市场处:负责水产养殖产品药残检测,协调水产养殖产品贸易纠纷,落实渔业保护政策。

  资环处:负责松花江水域水生生物污染物监测、养殖环境影响评价和水产养殖污染事故调查处理等相关工作。

  养殖处:负责整个行动方案的制定、实施和总结,协调行动实施过程中具体事宜。

上一页:没有了下一页:没有了
  • Copyright © 2012-2017  南江县仁和镇雷家河养殖场 版权所有  蜀ICP备2023000511号-2   技术支持:成都雅锐网络